(原標題:日本預計11月2日啓動第三輪核污染水排海)
據@CCTV國際時訊 微博,據日本廣播協會(NHK)今天(26日)報道,東京電力公司稱,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第三輪排海預計將從11月2日開始。東電稱,預計本輪排放將持續至11月20日,將向大海排放約7800噸核污染水。
(原標題:日本預計11月2日啓動第三輪核污染水排海)
據@CCTV國際時訊 微博,據日本廣播協會(NHK)今天(26日)報道,東京電力公司稱,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第三輪排海預計將從11月2日開始。東電稱,預計本輪排放將持續至11月20日,將向大海排放約7800噸核污染水。
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於《電力可靠性監督管理辦法(修訂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進行中)
天生神醫 小說
(原標題: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於《電力可靠性監督管理辦法(修訂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進行中))
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於《電力可
靠性監督管理辦法(修訂徵求意見稿)》
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爲加強電力可靠性監督管理,提高電力系統和電力設備可靠性水平,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根據有關工作安排,國家能源局對《電力可靠性監督管理辦法》(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令第24號)進行了修訂,形成了《電力可靠性監督管理辦法(修訂徵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如有意見,請反饋至國家能源局電力安全監管司。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爲2016年4月22日。
感謝您的參與和支持!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月壇南街38號,國家能源局電力安全監管司,郵編:100824。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附件:《電力可靠性監督管理辦法(修訂徵求意見稿)》
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 家 能 源 局
2016年3月23日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費心懿 上海報道
今年一場又一場爆火的新能源展間,無論多麼密集的人流都難於掩蓋那些青雲直上的明星企業鋒芒。他們有着被旁人羨煞的一日看盡長安花般的快活,卻鮮少再會有人提起在行業中被洗牌出局的昔日冠軍。
儲能在國內並不是一個新生事物,從更早一些的時候開始,便已經歷了種種的曲折與探索。
2017年10月11日,我國迎來了第一個國家級儲能產業政策《關於促進我國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就在儲能產業受益於政策肯定,剛剛獲得起步馬力之時,國家發改委在2019年5月正式公佈的《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辦法》,明確規定儲能電站不可列入輸配電成本。政策的變動,致使剛集結起來的投資力量搖搖欲墜。
又一個例子是,蒙西電網“兩個細則”2019版修訂稿,讓調頻補償價格直接腰斬。網側儲能、調頻儲能分別遭遇不同程度的挑戰,在摸索中前行。
前有玩家倒在春天裡
截至今年的10月16日,在企查查的平臺上搜索“儲能”關鍵詞,成立時間框定爲2023年4月至2023年9月,共得到了37183個結果。這意味着,平均而言,過去6個月每天都有超過200家新的儲能公司出現。相比2022年,這個數字是109家。
遠景能源儲能事業部總經理鄭漢波曾在公開場合直言:“到明年,80%的儲能企業會倒下。”
洗牌,並不是即將發生,而是在產業化初期階段每時每刻都存在的旋律。
參考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歷年發佈的《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18年,中國新增投運的電化學儲能項目中,裝機規模排名前十位的儲能技術提供商,依次爲南都電源、寧德時代、中天科技。在2019年,寧德時代已經反超至第一,海基新能源和國軒高科位列二三。另外,猛獅科技和睿能世紀亦是赫然於前十名列的佼佼者。而到2020年,這份名單的前三中除了寧德時代享有不可撼動的領跑者之位,亞軍和季軍又更替爲力神和海基新能源。
南都電源的排名則肉眼可見逐年下滑。去年8月21日,昔日的儲能龍頭南都電源邁出了重要一步,將民用鉛酸電池業務的剝離輕裝上陣。如今,南都電源逐漸將業務聚焦於儲能上,並形成了電芯產品、系統集成、運維服務至資源回收的儲能產業一體化佈局。
並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在迷霧中混戰倖存,而如沃特瑪、猛獅科技等一票行業“元老”幾乎消失在風中。
2016年,沃特瑪在全球動力電池企業的出貨量排名中位列第四,僅次於松下、比亞迪、寧德時代。而這,幾乎成爲了沃特瑪留給行業最後的高光背影。2019年11月13日,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確認沃特瑪進入破產清算流程。
無獨有偶,在激進的併購策略中,2017至2018年間,猛獅科技遭遇債務危機。2022年6月27日,*ST猛獅被深交所終止上市並被摘牌。從2012年6月上市,到2022年6月退市,十年裡,這家集鋰電、儲能和新能源概念於一身的“中國版特斯拉”倒在了鋰電的春天裡。
後有各路來客
潰敗的沃特瑪積重難返,錯失良機的猛獅科技正巧倒在了鋰電浪潮的門前。但儲能電芯,依舊是整條賽道上最矚目的焦點。
2022年是儲能領域爆發的一年,僅一年就新增了將近四萬家儲能相關企業,遠超前四年總和。時代造富的故事還在一遍又一遍地上演——有人嗅到紅利試圖藉機騰飛,有人梭哈試圖鹹魚翻身,有人高呼賽道“長坡厚雪”,也有人警示“未來80%的儲能集成商將會倒下”。
在這條賽道上,前有動力電池玩家入局儲能,成爲當前最當仁不讓的主流梯隊。寧德時代、比亞迪、瑞浦蘭鈞、億緯鋰能、國軒高科、欣旺達、蜂巢能源等動力電池紛紛加碼儲能電池。
投资汽车零件批发遭诈1700万 车手「认真务实进取」识别证吸睛
而風電、光伏企業又憑藉渠道優勢將儲能賽道視爲己出,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阿特斯,以及遠景、金風、三一等均已躬身入局。
民營化工、製造類企業的大亨們更是不會錯過提前佈局全產業鏈的絕佳機會,盛虹集團、青山集團、寶丰集團便是典型的代表。
協鑫集團在儲能產業的佈局亦是延伸到了產業鏈上游,朱共山任憑其光儲充算一體化的戰略在儲能賽場起舞。坊間有觀點稱,協鑫在其顆粒硅的生產過程中一種副產物可以成爲物理法磷酸鐵鋰的製備的關鍵原材料。
在資本攢局下孵化的隱秘高手,也是儲能賽道上亮眼的存在。
當湖北楚能新能源振臂高呼電芯售價“低至”不含稅每瓦時5毛的價格,大張旗鼓的出貨決心已經顯露無疑。而背後託底的公司掌權人,正是從湖北宜昌當地走出的富豪代德明。
成立於2019年的海辰儲能,在2022年底融資20億;不到1年後,再度拿到超45億元的創投資金。直到2023年年中,該公司的估值已經預計超過200億。
“產能一期比一期大,投產速度越來越快。”這是外界對“儲能新貴”們印象頗深的細節。
今年5月,上市公司日播時尚發佈重大資產重組進展公告,擬通過資產置換和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錦源晟100%股權,並向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值得注意的是,隨着重組,公司主營業務將發生變更,由服裝業務變更爲新能源電池正極前驅體材料及上游關鍵礦產資源一體化的研究、開發和製造業務。欲“借殼上市”的錦源晟又是另一類代表,其背後的璞泰來、寧德時代等鋰電池產業鏈玩家構築起豪門家室。
資本“攢局”的故事屢屢上演,多家企業也在今年來到了向投資人兌現預期的關鍵門檻。10月16日,欣旺達動力獲得深圳證監局上市輔導備案,正式啓動A股IPO上市進程。9月28日,雙登股份披露IPO招募書,募集資金總額達到15.75億元。擬上市的瑞浦蘭鈞在6月底二度遞表,但僵持在招股環節之前,而其招股書中依舊難掩流血傷口。
“我們於2022年錄得虧損淨額,主要因爲我們2022年上半年的儲能電池產品虧本出售(抵銷了2022年下半年動力電池產品及儲能電池產品銷售的部分毛利)以及我們產生多種經營開支所致。”瑞浦蘭鈞在其更新的招股書中直言不諱地提出。
在資本烘托之下,激進擴張成爲賽道上的重要策略。這也使得,今年國內的電池企業遇到了階段性的產能利用率不高的挑戰。第三方研究機構GGII的數據顯示,由於行業擴產積極,當前國內儲能電池產能已超200GWh,整體產能利用率從2022年的87%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不足50%,其中戶儲電池產能利用率連三成都不到。
電芯規格博弈
除了賽道擁擠,電池技術迎來了快速的迭代期。
如今在大型儲能電站佔主流的280Ah電芯最早由寧德時代在2020年推出市場。彼時,寧德時代爲一家客車企業規劃了大尺寸的方形鋁殼電池的產線,卻因後者的需求緊縮,不得已將空餘的產線改爲用於量產儲能電芯。
這一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故事成爲了儲能大電芯時代的開場曲。在2021年到2023年間,電池企業紛紛跟進,陸續量產了那款規格爲71173的280Ah方型鋁殼鋰電池。
2022年末,新能源配儲的浪潮下,爲了趕上光伏併網潮,儲能電芯一度遭遇短缺。
現如今,280Ah電芯後時代的走向似乎已有共識,從四五月份各地舉辦的光儲展上,儲能企業統統瞄準了300Ah以上容量的大電芯就足以看出。
在同尺寸下,海辰儲能的320Ah的電芯、遠景動力315Ah的電芯以及瑞浦蘭鈞340Ah的產品成爲佼佼者。
除了針對電芯容量是否統一的爭議話題,快速迭代的產品規格也給下游集成商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多位從業者向記者道出了其中的苦衷,產品認證需要週期,後期維修也受到影響。
另外,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還給出了一個震撼行業的觀點,電芯越大並非越好。最終,結合大電芯在工藝性能、安全性、裝配等方面考量,從4月到9月,不到半年的時間裡,電芯的競爭格局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一向高調以“研發一代佔領一代量產一代”的海辰儲能在宣傳上,過去以其技術領先爲優勢的320Ah產品從主海報上退場,最新的海報上以314Ah電芯示人。
一家電芯廠的技術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他們看來,314Ah的電芯產品的原材料經濟性更高,良率更能有所保證。而亦有電芯廠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生產的314Ah電芯與320Ah電芯雖然標稱不同,但是實質上的產品類似,314Ah的電芯也會有一定容量多餘。
要知道,儲能集成櫃目前並非標準品,用尺寸規格來進行競爭的做法並不罕見。
在光伏領域,就歷來有通過產品尺寸來籠絡生態圈以實現內部規模效應而排除競爭對手的做法。不過,無論是組件尺寸還是矩形硅片的爭端在混沌狀態下往往會帶來產業鏈中的高庫存。
儲能的領域的情況有所不同。以工商業爲例,當前的工商業儲能櫃還是一個非標準品。而電芯容量的差異均攤到度電成本,又將從毫釐放大的一個可觀的數量級,決定着客戶的收益。
這一點在以瑞浦蘭鈞爲代表的電芯玩家手裡體現得更爲淋漓盡致,瑞浦蘭鈞320Ah“問頂”儲能電池憑藉實際容量大於335Ah、循環壽命超萬次以上、能量效率達95%,在歐美市場成爲香餑餑。在前不久拉斯維加斯舉辦的RE+展會上,瑞浦蘭鈞成功拿下問頂320Ah電池供應的兩筆儲能訂單,分別與兩家美國頭部儲能企業簽署了合計18.4GWh採購項目協議,也開啓了儲能大電芯時代的序幕。
未來已來
更引人注目的是,業內此前預計的300Ah以上的電芯大規模實現量產和應用的節點或在2024年下半年。不過,這一進度在市場趨勢下得到了加速,年初探討的儲能電芯的未來已然落地成爲現實。
瑞浦蘭鈞320Ah問頂儲能專用電芯將於10月開始大規模量產,10月及12月將有兩條專用產線投產,年底320Ah問頂儲能專用電芯產量將達到100萬支/月,也是行業內首家實現320Ah電芯大規模量產的企業。
據欣旺達在7月行業活動上透露,其314Ah電芯已在頂級儲能客戶項目中批量應用。蘭鈞新能源已於9月5日實現首批314Ah電芯量產下線。
8月23日,寧德時代官宣其5MWhEnerD系列液冷儲能預製艙系統率先成功實現了全球首套量產交付。EnerD系列產品採用了寧德時代新一代儲能專用314Ah電芯,配備寧德時代CTP液冷3.0高效成組技術,優化電芯的成組結構和導電連接結構,同時在設計和製造過程採用更加模塊化和標準化的設計,實現20尺單艙電量從3.354MWh提升到了5.0MWh。欣旺達、正泰、陽光電源等企業也發佈同規格的5MWh的集裝箱櫃。
另一邊廂,國內儲能企業的競爭力延伸方向,還有對電芯產品碳足跡的關注。
7月10日,歐洲理事會正式通過此前歐洲議會批准的《新電池法》相關協議,根據新電池法的要求,自2024年7月起,動力電池以及工業電池必須申報產品碳足跡,並在2027年7月達到相關碳足跡的限值要求。除了歐盟之外,包括日本、美國等國家都在給出明確且嚴苛的碳足跡、碳排放要求。
這也促使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電池的碳足跡問題。遠景動力對外推出了全球首批“碳中和儲能電池”,加速新能源系統全生命週期的碳減排。遠景動力同時宣佈,已經於2022年年底實現全球業務運營碳中和,2028年底實現全價值鏈碳中和。
9月26日,鵬輝能源青島儲能電池零碳製造基地正式開工建設。整體規劃產能36GWh,其中,項目一期佔地275畝,建設產能12GWh。
同一日,海辰儲能廈門工廠獲得PAS2060碳中和認證證書,標誌着海辰儲能廈門產業園區在2022年已實現碳中和。該公司還宣稱,爲了有計劃地實現公司的“零碳”目標,公司制定了可持續發展零碳戰略:2025年實現集團經營碳中和,2035年實現全產業鏈碳中和。
這也意味着,碳足跡指標,或將是未來儲能電芯競逐的又一關鍵領域。
芬蘭國家調查局當地時間11號說,已對芬蘭和愛沙尼亞之間海底天然氣管道日前發生的泄漏事件展開調查。目前來看,泄漏似乎是由“機械力”造成的損壞所致,而非爆炸。本月8號,連接芬蘭和愛沙尼亞、名爲“波羅的海連接器”的天然氣管道因檢測到泄漏而關閉,泄漏點位於芬蘭專屬經濟區內。與管道平行的一條海底通信電纜也“在同一時間範圍內”受損,破損點在愛沙尼亞水域。
「比亞外(Piyaway)」,距離桃園市區要一、二小時車程的泰雅部落,有自然耕作的水蜜桃,也是國寶動物藍腹鷳重要棲息地。羣山環繞、遺世恬靜的小村落,每逢颱風大雨,就得忍受停電的不便。
近年臺風少了,異常氣候下卻改換成狂風肆虐,吹落的電纜四散在叢林樹枝,維修成了費時費力的大工程。「每次停電,少則2天、多則一週。」比亞外部落教會傳教士達亞哈內(Taya Hane)說。
在臺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協助下,比亞外部落透過企業贊助,在部落居民重要的聚會場地教堂架設起裝置容量3kw,約10片的太陽能板,替自己的部落發電。 圖/達亞哈內提供
一如多數地處偏遠的偏鄉,平平都是付錢用電,卻得承受不易維修的電網,一不小心還可能成了孤島,這就是社會大衆所看不見的能源脆弱難題。
去年年初,部落有了新的嘗試,在臺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協助下,部落透過企業贊助,在部落居民重要的聚會場地教堂架設起裝置容量3kw,約10片的太陽能板,替自己的部落發電。
五年前,發派至比亞外落腳的達亞哈內(Taya Hane)說:「一剛開始裝上太陽能板,七八月用電高峰省下七、八千元,是最有感的立即回饋。但另一層意義,是讓部落朝着永續目標邁進。」達亞哈內解釋,比亞外部落投入有機農業多年,加上部落與土地環境共生共榮的文化傳統。永續的概念,對部落來說,並不陌生,利用大自然就有的陽光發電,也是希望從陽光到土地,珍惜環境的每一分資源,留給下一代更好的環境。
比亞外部落長老,猶浩 ‧ 達亞。 圖/陽光伏特家提供
去年初次嘗試安裝太陽能板後,部落本打算全面替部落14-15戶人家全安裝太陽能板,進一步完成能源自主,但年初受到疫情影響,計劃暫且轉爲在已有10片太陽能板的教會,也攜手陽光伏特家啓動新一輪的募資計劃,擴大規模安裝設置容量14Kw、約40片的太陽能板。(募資連結:https://www.sunnyfounder.com/campaign/piyaway)
達亞哈內(Taya Hane)解釋,不論是暫且擱置的全村裝設、抑或正在進行募資中的教會太陽能板裝設,目的都是希望讓比亞外完成能源自主,甚至是部落自主。太陽能電板的安裝,省下的電費也能根據部落所需用途,用於目前現有的兒少、長照、部落、招待所四大部落基金。
比亞外部落攜手陽光伏特家啓動新一輪的募資計劃。 圖/陽光伏特家提供
20年來,比亞外部落居民投入友善耕作,裝置太陽能版,透過再生能源的使用,也能串連起一直就有的友善土地、環境永續,真正實踐部落永續。部落裡10幾戶人家多半年事已高,儘管礙於現況,多數部落青年世代都在外工作,未來也期待部落電廠,能找出新模式實現部落永續,讓部落青年有天能夠在家鄉土地,「做自己想做的事。」達亞哈內(Taya Hane)說。
延伸閱讀
>>主婦聯盟-公民電廠是小社區的「能源合作社」
>>陽光伏特家陳惠萍-能源轉型的根基,是大衆參與
>>Domi綠然-爲企業節電、爲地球種樹、爲弱勢點燈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喊重开全国教育会议!侯友宜:上任后「这经费」增加至少300亿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本站數碼訊4月14日消息,蘋果今日宣佈:蘋果的全球供應商在去年使用的清潔能源翻了一番有餘。目前,總計承諾未來幾年使用的近16吉瓦清潔能源中,已有超過10吉瓦投入使用。在中國,加入蘋果清潔能源計劃的供應商過去一年增長了近75%。共有55家中國生產合作夥伴承諾僅使用清潔能源,代表了幾乎所有總部位於中國的蘋果的主要供應商。
蘋果正在持續與全球供應鏈合作,加速並支持合作伙伴轉用清潔能源。截至目前,已有213個主要生產合作夥伴承諾使用可再生能源生產所有蘋果產品。2021年, 蘋果供應鏈中已經併網的可再生能源項目避免了1390萬噸碳排放當量,相當於一年內減少300萬輛汽車在道路上行駛。在中國,去年有23家新的供應商加入到了該計劃中。這其中包括此次新加入清潔能源計劃的深圳恆創睿能環保科技,它將在閉環回收流程中使用清潔能源。
“我們很高興能與本地公司合作,支持他們的綠色轉型。” 蘋果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葛越表示,“蘋果致力於引領環境保護、應對氣候變化,並保護我們共同的珍貴資源。”
本站數碼也針對「蘋果是如何幫助供應商向清潔能源轉型的?」問題採訪到蘋果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葛越,葛越表示:2015年蘋果就啓動了一項全球計劃,以幫助供應商們過度到清潔能源,並提供如何與不同市場的能源供應商達成協議的有關工具和資源,還能獲得蘋果團隊的支持以應對相應的法律法規。
在中國的基金計劃是蘋果和中國的合作伙伴進行財務合作以轉向清潔能源的嘗試,從目前來看這項嘗試讓更多的供應商走進來,讓他們願意嘗試向清潔能源轉型,同時這其中能獲得蘋果的幫助。
但基於
中國公司採取了多種不同的清潔能源解決方案。許多公司建造場內太陽能裝置,例如MFLEX公司在江蘇,裕同包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廣東、河南和江蘇等地鋪設太陽能系統。2018年,蘋果啓動了中國清潔能源基金,通過這種創新方式加速推動可再生能源進程,藉助該基金,許多供應商接觸到了更多可再生能源項目。通過這項同類首創的投資基金,蘋果及其供應商已共同投資了465兆瓦清潔能源。
除了213家供應商的清潔能源承諾,蘋果還在世界各地直接投資可再生能源項目,包括在中國及日本的近500兆瓦的太陽能與風能項目,以此作爲上游減排計劃的一部分。爲支持企業轉用清潔能源,蘋果與它們分享了數據,並面向不同市場的企業提供因地制宜的培訓材料。這些資源協助全球各地的企業加速採用新的清潔能源解決方案。